三国策论坛

标题: [痴笨一族]卧龙杯8月17日地形图及战局简报 [打印本页]

作者: 笨笨不哭    时间: 2007-8-18 23:09
标题: [痴笨一族]卧龙杯8月17日地形图及战局简报

2007年8月17日:(天使乾坤盟VS一笑而过)

红色均为我方

简介:开局曹丕主守,刘备、曹操驰援卫星,会合司马瓦解孙氏三家联军,随后趁机灭了长安孙权,稳住形势后,曹丕迁都天水,司马迁都千阳,为后期持久战做准备;同时孙坚迁都犍为,孙策迁都南安。随后四家运用后期优势,控制对方的钱粮收入,不断夺取对方的钱粮大城,把对方压制在紫铜-巴郡以内,1年内,对方不战自溃,4:0轻松拿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9 0:07:10编辑过]

作者: 霸皇    时间: 2007-8-19 00:03

顶~~~


作者: 映紫    时间: 2007-8-19 10:31

历害!

[em07][em07][em07]
作者: 小妖    时间: 2007-8-20 21:31
关键写写司马怎么守住的啊?
作者: ythqx    时间: 2007-8-24 05:14
还用说4家青已输一半了吧。司马不会不出刀把
作者: 康熙大帝    时间: 2007-8-24 08:22

司马先动几率太高。。。

另外,笨笨,探讨下,假如长安一季出2枪,一月养气,二月出发准备打陈仓,孙策佯攻魏星,孙坚和董卓直接去剑阁如何?


作者: fp112    时间: 2007-8-24 12:30

恩 很有学习头 对迁主很有兴趣


作者: 笨笨不哭    时间: 2007-8-24 13:41

制定曹丕主守的战略,是因为顾虑他们也会有进攻间隔的可能.

司马能守住的原因有三个方面:1.运气.司马几次先动卡位,让对方无法对城池进行有效打击.

2.技术.对对方的走位动向了若指掌,无一遗算.司马防守时的站位非常讲究,如果说一个站位细节能奠定胜局,一点都不为过.最重要的是对大局的洞悉判断,是此战胜利的最关键因素.

3.对手失误.孙权未能和下面两家同时进攻,以致攻击不够进攻司马防高的将而掉气,给了司马歼灭其兵的机会.孙权掉气后不选择撤退保持实力而继续纠缠魏兴,给了我们瓦解对方兵力后并灭掉长安的机会.孙策孙坚见孙权失利,反而继续进攻,根本不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


作者: xiangyuge    时间: 2007-8-24 15:02
红方的思路明确,不过对于这样死马当作活马医而强救司马,蓝方却并没有好好利用,从而导致轻敌(地形好)失败。作为董,我估计是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小曹是刀,主又在间隔(易守难攻),董的思路应该阻止红方的援兵,目标应该在汉中和成古的争夺。从而逼着小曹对你的进攻,这样,你,做为董在这局才真真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鉴定完毕。
作者: 笨笨不哭    时间: 2007-8-24 15:11
董卓在初期是起不了作用的,一来在曹丕主守的情况,他谁都灭不了,二来他远在成都,根本无法阻止刘备曹操的驰援,董卓唯一能做的是,消极骚扰并速度积攒兵力,会合同盟寻求歼灭我方的兵力.
作者: xiangyuge    时间: 2007-8-24 16:06

呵呵,无须争论。


作者: 笨笨不哭    时间: 2007-8-24 16:14

楼上的又错了,只有争论,才能发现问题的存在,一个时代的进步和争论是分不开的,不然古代政治家搞什么论政呢?

发现问题—》争论—》解决问题—》出现新的问题


作者: 卧虫    时间: 2007-8-24 20:58

学习了 谢谢楼主

..


作者: 康熙大帝    时间: 2007-8-25 09:05

笨笨,我们在进攻方向的失误和进攻魏星失败后所选择的策略是水平欠缺的表现,对你们打完长安后4V3果断迁主4联防表示佩服,而后的进攻不急不躁,压缩我方资源,让我学到不少东西。

但是,这局,按照前贴说法换一种进攻思路呢?

另外,1年春三司马的姜维已被和掉气,回家重新出,按照孙坚的琢磨,可能回家出刀。所以2骑在魏星城外没有加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5 9:09:23编辑过]

作者: michaelscort    时间: 2007-8-29 14:19

个人认为孙氏三家下司马应该没有问题,=你们援兵过去估计能下了他!不知道怎么回事?!


作者: 笨笨不哭    时间: 2007-8-29 21:57

出姜维刀只会天火,对你们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况且面对两家枪一家骑,出个刀又怎么能守住?出到只是拖延时间,而出枪却能保证一定时间内守住卫星,再说了,卫星的地形出枪防守是非常有优势的!


作者: 疯子88    时间: 2007-9-16 16: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