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个傻子楼主
回家再看看书
没有周瑜就没有三国 早被大曹统一了
[em05][em05]平时都是不登陆看贴,现在忍不得跑上来说说
“苏轼的千古笑柄”---误拿了诸葛亮的"羽扇纶巾"安在周瑜的身上了
苏轼没你这么没文化,兄弟!历史上的周谕大哥才真正是经常"羽扇纶巾"这个装束,诸葛亮这个形象不过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抢劫了周谕兄的,三国演义中更多原属于周谕功绩的事情给安在诸葛身上的还有很多,具体的我也不想多说了
这是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决定的,很替周兄痛心啊
奉劝那些把诸葛亮当神的兄弟姐妹不要来拍我,要拍之前先回去好好看书!!!!!!!!
[em03][em03]我鄙视诸葛亮不关是从三国演义的角度还是从正史的角度看我觉得我怎么也看不好诸葛亮!
尽管老罗说的诸葛亮多好多好我就一点也赶决不出来!从觉得诸葛亮一点都不真实,真不知道你门那帮诸葛亮迷是怎么认为的你门的脑子就嫩吗简单吗?演义里的东西能是真的吗!在说一个就是我从觉的演义里的曹操,孙坚,孙策.孙权,张了,郭家,周瑜 陆迅等等都是实干的旧觉得老罗一点都没有夸张,他妈妈的那相关2,诸葛亮啊,那是人吗草我一看见诸葛亮指挥作战就想呕,!!
这明显是转贴啊
还有就是大家演义看多了
多看看三国志吧
不是自己写的东西 我们做太多评价有何意义
老苏如果看见这个的话~~
他会晚上去你家找你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周瑜(175-210),字公谨,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瑜性情恢朗,颇得人心,唯与程普不睦。对音乐造诣也很深,如有阙误,必知之,知之必顾,故当时人常说:「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纳小乔为建安三年(198年),瑜时年二十四岁。瑜逝世为三十六岁,是为建安十四年(209年)。如此推算,瑜与小乔在一起生活只有十二年。瑜与小乔生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孙权长子)。男循尚公主(娶孙权女),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
小乔
生卒:176~223
籍贯:扬州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
容貌:国色流离
父:桥国老 (桥姓今简化为乔,两姓合一,后来都作乔国老。)
子女:两子(周循、周胤)一女(嫁与太子孙登)
印象当中,易中天教授品三国的开场白就是这首词,也考证过羽扇纶巾/此赤壁非彼赤壁/小乔初嫁了,本人还是比较信服易教授所言,LZ此贴,网络上的YY罢了!
1.羽扇纶巾肯定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专有制服,但是应该是诸葛亮的某方面的代称。
汉魏无“纶巾”之名,史称“葛巾”。晋人张华《博物志》卷九云:“汉中兴,士人皆冠葛巾。建安中,魏武帝造白巾合。于是遂废,唯二学书生犹著也。”这种情况延续至晋,宋人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览》卷三三六“国子祭酒”条引《齐职仪》云:“晋令,博士祭酒掌国子学,而国子生师事祭酒执经,葛巾单衣,终身致敬。”“葛巾”与“羽扇”相连,则是诸葛亮。同书卷七○二“巾类”条引《蜀书》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胡莅事,使人视武侯,乘素舆,葛巾毛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又“扇类”条引晋人裴启《裴子语林》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陈寿《三国志》中的魏、蜀、吴三书,在宋代以前是各自单独传世的,见《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前引《蜀书》记载,不见于今本《三国志》,说明它是现已亡佚的裴松之注文。这条注文与《裴子语林》记载大致相同,可见它们应该是同出一源。葛巾又称纶巾,大概始于东晋谢安家族。《晋书·谢万传》云:“简文帝作相,闻其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谢万为谢安弟。《说文》段注云:“纠青丝成绶,是为纶。”前引晋令规定,太学生才戴葛巾。谢万、谢安这类儒将要戴葛巾,当然得改变用料为青丝,别称纶巾,否则就有违制之嫌。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苏轼的词义,雄姿英发的周瑜和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二人谈笑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然的话,单单周瑜一个人和谁谈笑?不会是和楼主吧?
2.苏东坡所位赤壁,非三国周郎的战场所在
赤壁的位置
多年来,学术界对於「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 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
2. 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208年七月 ~208年十一月
|
补充一点,三国演义是本小说,千万别把它当历史书来看,尤其是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周瑜,
二者其实有天壤之别,不过这“别”应该是周瑜强于诸葛亮N倍,
想想空城计的故事,司马懿难道不知道派个小兵进城打探?
演义丑化了周瑜是我最厌恶的地方。
田丰曾经这样评价诸葛亮: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一个不知道明主而事之的诸葛亮!
看看周瑜和诸葛亮的最大差距吧:
周瑜老婆是红袖添香的美女小乔,诸葛亮的老婆是满腹阴谋的丑女黄月英!
二人品位相差这么多,哈哈,谋略自然不需多言!(纯属恶搞)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